2022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士)答疑精华9章

2022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士)答疑精华9章 第1章
A.婴幼儿抓握反射常为阳性
B.特勒姆内征阳性时,当检查者用手指从掌面弹拨患者的中指指尖会引起各指屈曲
C.巴彬斯基征阳性时可见患者足大趾及其他四趾跖屈
D.欧本汉姆征、戈尔登征、卡达克征为刺激不同部位所引起的阳性反应同巴彬斯基征
E.深浅反射检查时,对称性的反射减弱或反射增强未必都是神经损害的表现,而反射的不对称性则是神经损害的有力指征
A.治疗师应根据患者的功能障碍的特点和评定结果选择治疗方法
B.作业治疗的选择与患者所处的环境没什么关系
C.患者主动参与
D.应遵循循渐进性的原则
A.病人年龄
B.肢体温度
C.神经纤维直径
D.环境湿度
E.神经类型
A.肌张力低下
B.肌肉弛缓性瘫痪
C.肌肉痉挛
D.肌肉萎缩
E.身体姿势异常
A.运动强度过大
B.运动量过大
C.神经官能征
D.心脏病
E.运动损伤
A.滑动运动
B.角度运动
C.分离运动
D.旋转运动
E.环转运动
2022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士)答疑精华9章 第2章
A.在进行体位摆放时,切忌使用暴力牵拉肢体
B.为达到好的效果,患者不需具备遵从简单指令的认知功能
C.任何体位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调整
D.良姿位的摆放应以疾病的急性期尽早展开
E.以上说法全错误
A.5~10min
B.10~15min
C.15~20min
D.20~25min
E.25~30min
A.视觉
B.听觉
C.触觉
D.本体感觉
E.前庭觉
A.中波疗法
B.短波疗法
C.超短波疗法
D.分米波疗法
E.厘米波疗法
A.患者坐在轮椅上,双手将一条腿置于另一条腿的膝上
B.将抬起的一条腿伸入裤腿里
C.重复以上动作穿进另一只裤腿里,
D.然后把一只手伸进一侧裤腰的后侧
E.患者直接抬起臀部
A.细胞质
B.细胞膜
C.线粒体
D.叶绿体
E.高尔基体
2022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士)答疑精华9章 第3章
A.趣味性
B.固定性
C.灵活性
D.主动性
E.有效性
A. 三叉神经
B. 面神经
C. 视神经
D. 动眼神经
E. 嗅神经
【解析】三叉神经为混合神经,是第5对脑神经,也是面部最粗大的神经,含有一般躯体感觉和特殊内脏运动两种纤维。支配脸部、口腔、鼻腔的感觉和咀嚼肌的运动,并将头部的感觉讯息传送至大脑。
A.屈曲0°~180°
B.伸展0°~60°
C.内旋0°~70°
D.外旋0°~45°
E.外展0°~180°
A.反射性俯爬
B.反射性翻身
C.感统治疗
D.引导式教育
E.紧张性颈反射
A.上肢发麻
B.面色苍白
C.出汗
D.头晕
E.收缩压下降
A.Ⅰ期
B.Ⅱ期
C.Ⅲ期
D.Ⅳ期
E.Ⅴ期
2022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士)答疑精华9章 第4章
A.上肢伸肘上举大于90
B.健侧下肢屈曲插入患侧腿下
C.向健侧翻身首次不能完成者,治疗师应协助
D.向健侧翻身,尽量使患侧肩部后伸,患肢置于身体后方
E.治疗师必须注意保护
A.腋前襞到足外侧15cm处地面的垂直距离
B.腋前襞到足外侧15cm处地面的距离
C.腋窝垂直到地面的距离再加5cm
D.腋前襞垂直到地面的距离再减5cm
E.腋前襞垂直到地面的距离再加5cm
A.Ⅰ级
B.Ⅱ级
C.Ⅲ级
D.Ⅳ级
E.Ⅴ级
A.转向健侧
B.健侧腿帮助患腿将双小腿放于床外
C.用健手和上肢支撑坐起
D.移动躯干到直立坐位
E.保持直立坐位平衡
坠落时头部着地,脊髓损伤最常见的脊髓水平为
A.C1~2
B.T10~12
C.L1~2
D.C5~7
E.L[4~5]
A.患者抬起臀部时尽可能伸髋
B.双足手放于床面足跟不能离床
C.患者不能完成时,治疗师可以协助固定患侧的膝部和踝部,当臀部抬起时在膝部向足端加压
D.完成动作时,双膝尽可能并拢,防止连带运动的出现,诱发痉挛
E.以上都是
2022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士)答疑精华9章 第5章
A.循序渐进
B.持之以恒
C.老人不宜
D.个别对待
E.及时调整
心指数是指
A.一次心跳一侧心室射出的血液量
B.心率与搏出量的乘积
C.以单位体表面积(m2)计算的每分心输出量
D.每搏输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
E.左右心室每次所射出的血量
A.2000~8000Hz之间
B.100~1000Hz
C.1000~100000Hz
D.1000Hz以下
E.2000~100000Hz
患者,男,35岁,腰痛伴左下肢放射痛20余天入院。查体示:神清,左侧腰背肌及臀肌紧张,L3~4、L4/S1椎体压痛(+),叩痛(+),左下肢屈髋肌肌力5-级,伸膝肌肌力3+级,左侧直腿抬高试验(f)、双侧巴氏征(-)。CT示:L4~5、L5/S1椎间盘突出。为确定患者是否有神经性损害,行下列哪项检查最合适
A.X线片
B.MRI
C.肌电图检查
D.超声
E.PET
患者行康复治疗,下列哪项是不合适的A、腰椎牵引
B、中频电疗
C、超短波治疗
D、手法轻柔的推拿治疗
E、腰背肌抗阻肌力训练
患者左侧大砪趾处麻木感,趾背屈无力,考虑其
A.L3损伤
B.L4损伤
C.L5损伤
D.S1损伤
E.S2损伤
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问题 2 答案解析:E
问题 3 答案解析:C
A.意念运动性失用
B.运动性失语
C.感觉性失语
D.左右失认
E.迟缓性构音障碍
A.机体为了保持平衡,调节肌张力,支配四肢的代偿动作,保持正常的姿势反应
B.保持身体从卧位一坐位一立位变化过程中,身体的立直或使立位姿势成为可能
C.是胎儿得以娩出的动力
D.肢体运动幅度改变及关节伸展度
E.标志着人和动物的区别
2022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士)答疑精华9章 第6章
A.痉挛型
B.手足徐动型
C.强直型
D.共济失调型
E.肌张力低下型
A.阳极下神经兴奋性降低而阴极下兴奋性升高
B.阴极下会由兴奋性升高转向降低
C.阴极下兴奋性甚至可能完全消失
D.阴极下神经兴奋性降低而阳极下兴奋性升高
E.两电极下神经兴奋性均升高
A.运动性失语
B.感觉性失语
C.命名性失语
D.完全性失语
E.失读症
A.刺激性食物
B.十二指肠液的反流
C.幽门螺杆菌的感染
D.自身免疫因素
E.急性胃炎的遗留
A.清除病毒
B.清除金属物
C.清除电解产物
D.彻底清洁卫生
E.消毒
A.23小时以上/天,坚持12~18个月
B.12小时/天,坚持2周
C.12小时/天,坚持12~18个月
D.23小时以上/天,坚持2周
E.6小时/天,坚持12-18个月
2022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士)答疑精华9章 第7章
A.Bobath技术
B.Brunnstrom技术
C.PNF技术
D.Rood技术
E.Vajta
A.光从一种媒质进入另一种媒质时,传播方向改变
B.反射的光能与投射的光能相同
C.不同材质的反射罩反射系数相同
D.光的吸收越多,穿透越深
E.紫外线的有效穿透深度大于红外线的有效穿透深度
A.偏瘫患者向患侧翻身时,患侧上肢应置于身体前方,稍外展,防止患侧肢体受压
B.治疗人员站在患者的健侧保护患者
C.偏瘫患者向患侧翻身时健手握住患手,并屈髋屈膝
D.偏瘫患者向健侧翻身首次不能完成时,治疗师可以协助完成屈髋屈膝及骨盆的转动
E.偏瘫患者向健侧翻身时,尽量使患侧肩部前伸,患肢置于身体前方
A.等张训练
B.等长训练
C.等速训练
D.抗阻训练
E.主动运动
A.运动时心率达到120次/min
B.运动时代谢当量达到6METs
C.运动时稍出汗,轻度呼吸加快但不影响对话
D.运动时无ECG异常
E.运动时无心绞痛
X线胸片显示肺透过度增高,肺纹理增粗,横膈降低,肋间隙增宽,肺功能:FEV1和最大通气量均降低,残气量/肺总量%增加,以上检查结果最常见于
A.肺间质纤维化
B.双侧自发性气胸
C.慢性支气管炎合并阻塞性肺气肿
D.支气管哮喘缓解期
E.先天性肺囊肿
2022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士)答疑精华9章 第8章
A.立即治疗
B.24小时内进行
C.24~48小时内进行
D.12小时内进行
E.一周以后进行
A.优先选用日常用语,尽量选择患者感兴趣、与职业或者爱好相关的内容
B.训练中所选课题应设计在成功率为70%~90%以上
C.命名性失语患者应着重训练发音转换训练
D.对于焦虑的患者和情绪不稳定的患者,应调整到较容易的的课题上
E.言语训练期的训练应着重言语功能和实用交流能力上训练
起自胫骨后面,分别止于第2~5趾的远节趾骨底的肌是
A.腘肌
B.比目鱼肌
C.趾长屈肌
D.砪长屈肌
E.胫骨后肌
A.不能步行
B.大部分依赖轮椅
C.可进行治疗性步行
D.可进行家庭性步行
E.可进行社区性步行
A.超早期
B.急性期
C.坏死期
D.软化期
E.恢复期
A.倾听患者的诉述,观察其表现,帮助分析,给予指导、劝解、鼓励、安慰和疏通,使患者的心理能正视问题,面对现实,帮助度过心理危机
B.针对患者的病态心理、不良行为和异常表现,通过强化良好行为,抑制不良行为,建立新的正确行为
C.任何人都可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
D.需要其他康复治疗的配合
E.对疾病终末期的患者给予精神支持,足够的关怀,尽量减轻患者悲观情绪,转为平静,直到临终
2022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士)答疑精华9章 第9章
A.绝对卧床
B.避免运动
C.早期踝泵运动
D.冷疗
E.热疗
A.下胫腓关节
B.距小腿关节
C.胫距关节
D.腓距关节
E.跟距关节
A.15
B.30
C.40
D.45
E.60
A.10~20μA直流电阴极
B.10~20μA直流电阳极
C.1~2μA直流电阴极
D.1~2μA直流电阳极
E.10~20μA直流电阴极、阳极效果一样
A.肩关节有三个运动平面
B.髋关节有三个运动平面
C.肘关节有一个运动平面
D.腕关节有两个运动平面
E.桡尺关节有两个运动平面
A.牵伸肌群:屈腕肌群
B.牵伸目的:腕屈曲关节活动度
C.病人体位:仰卧位或坐在治疗床旁。上肢放在治疗床上,屈肘90°,前臂旋后或中立位,手指放松
D.治疗师位置:站在牵伸一侧,一手握住前臂远端固定,另一手握住手掌背面
E.牵伸手法:屈曲患者腕部,并允许手指自然伸直,使被动屈腕至最大范围。进一步牵拉腕伸肌,将病人肘关节伸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