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士)试题9章

医学检验(士)试题9章 第1章
AML-M4Eo出现的特异的融合基因是
A、BCR-ABL
B、CBFβ-MYH11
C、PML-RARα
D、MLL-ENL
E、IL-3-IgH
疑为结核患者的标本分离培养后应观察多久才可弃去
A、两天
B、五天
C、十五天
D、四周
E、八周
下列哪种疾病诊断时不做血培养
A、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B、钩端螺旋体病
C、副伤寒
D、细菌性痢疾
E、布鲁菌病
对食品标本中痢疾杆菌检测,使用的增菌培养液为( )。
A、亚硒酸盐煌绿增菌液
B、碱性蛋白胨水
C、GN增菌液
D、CEM增菌培养液
E、M-H肉汤
具有小鼠红细胞受体的是
A、中性粒细胞
B、巨噬细胞
C、T淋巴细胞和NK细胞
D、B淋巴细胞
E、K淋巴细胞
培养基的保存,叙述错误的是
A.制备好的培养基应保存于低温环境中
B.保存培养基应避免强光照射
C.不同性质的培养基,保存期限不同
D.放在塑料袋中密封,可延长保存时间
E.温度越低,保存时间越长
胃液中的黏液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胃液中出现大量黏液,提示胃有炎症
B.具有润滑和保护胃黏膜的作用
C.正常胃液中有少量分布均匀的黏液
D.黏液本身为弱碱性
E.黏液一般呈弱酸性
15.E。正常胃液中有少量分布均匀的黏液;胃液中出现大量黏液,提示胃有炎症,特别是慢性炎症;黏液一般呈弱碱性。
医学检验(士)试题9章 第2章
常规精子计数时,得中央大方格内5个中方格精子数N,则计算公式为
A.N×l05/L
B.N×l06/L
C.N×l07/L
D.N×l08/L
E.N×l09/L
精子计数=5个中方格内精子数×109。
易在鸡胚中增殖的呼吸道病毒为
A.流感病毒
B.副流感病毒
C.呼吸道合胞病毒
D.鼻病毒
E.腺病毒
流感病毒可在鸡胚细胞中增殖。初次分离接种于羊膜腔,传代培养接种尿囊腔。常用传代猴肾细胞系进行副流感病毒分离;呼吸道合胞病毒能在人上皮细胞传代细胞系;鼻病毒可用人二倍体细胞系分离;人来源的细胞是培养人腺病毒的最适细胞。
在空气采样系统中,转子流量计应该放在
A、采样系统进口
B、采样入口与采样器之间
C、采样器与流量调节阀之间
D、流量调节阀与采样泵之间
E、采样泵出口
判断机体免疫功能状态的常用指标包括
A.T细胞及其亚群测定和T细胞增殖试验
B.巨噬细胞功能测定
C.NK细胞活性测定
D.血清中补体、抗体、某些细胞因子的测定
E.以上均正确
判断机体免疫功能状态的常用指标包括:T细胞及其亚群测定、T细胞增殖试验、巨噬细胞功能测定、NK细胞活性测定、T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LMC测定,以及血清中补体、抗体、某些细胞因子的测定。
B细胞杂交瘤技术中细胞融合的选择培养基是
A、HAT培养基
B、次黄嘌呤培养基
C、甲氨蝶呤培养基
D、嘧啶核苷培养基
E、胸腺嘧啶核苷培养基
男,15岁,头昏乏力,牙龈出血半年,体检贫血貌,皮肤可见散在瘀点,肝脾淋巴结不大,怀疑为再生障碍性贫血。下列何项最有助于诊断
A、周围全血细胞减少
B、网织红细胞计数减低
C、正常细胞性贫血
D、骨髓增生低下,造血细胞减少,非造血细胞增多
E、骨髓细胞培养集落生长能力降低
核酸的紫外吸收特性来自( )
A、脱氧核糖
B、核糖
C、嘌呤嘧啶碱基
D、磷酸二酯键
E、磷酸核糖
医学检验(士)试题9章 第3章
细菌酶测定的阳性组合不正确的是 ( )
A、血浆凝固酶——金黄色葡萄球菌
B、卵磷脂酶——产气荚膜梭菌
C、氧化酶——铜绿假单胞菌
D、触酶——草绿色链球菌
E、耐热DNA酶——中间型葡萄球菌
定性检测食品粪大肠菌群的方法有
A、产气的EC肉汤管转种SS平板
B、产气的EC肉汤管转种EMB平板
C、乳糖初发酵试验
D、产气的乳糖胆盐发酵管转种EC肉汤管
E、产气的乳糖胆盐发酵管转种MAC平板
两个月前接种过伤寒沙门菌菌苗,而既往又无伤寒沙门菌感染,那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H与O凝集价均超过正常值
B、H与O凝集价均低于正常值
C、O凝集价高于正常值,而H凝集价低于正常值
D、H凝集价高于正常值,而O凝集价低于正常值
E、以上都不对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时( )
A、T上升,T
上升,TSH上升
B、T上升,T
上升,TSH下降
C、T下降,T
下降,TSH下降
D、T下降,T
下降,TSH无改变
E、T下降,T
下降,TSH上升
AIDS患者的T细胞亚群检测一般会出现
A.CD4↓CD4/CD8 ↓
B.CD8↓CD4/CD8↑
C.CD4↑CD4/CD8↑
D.CD8↑CD4/CD8 ↓
E.CD3↑CD4/CD8↑
69.A。CD4分子是HIV的受体, CD4+辅助性T淋巴细胞(Th细胞)是HIV 攻击的主要靶细胞,导致CD4+T细胞数量减少和功能缺陷。
自发性腹膜炎患者最常见的致病菌是
A、铜绿假单胞菌
B、厌氧菌
C、大肠埃希菌
D、金黄色葡萄球菌
E、肺炎双球菌
检测医疗机构污泥的蛔虫卵时,样品中加入3%的盐酸溶液保存,是为了
A、防腐
B、去除余氯
C、调节pH
D、去除杂质
E、防止微生物繁殖和蛔虫卵的发育
医学检验(士)试题9章 第4章
角化前细胞核染色质的特点是 ( )
A、疏松细致
B、网状
C、成块
D、粗糙
E、固缩深染
试带法检测尿酮体的原理是
由于试带模块内主要含有硝普钠(亚硝基铁氰化钠),可与尿液中的乙酰乙酸、丙酮起反应,形成紫色化合物。
鲍特菌属中的细菌均可引起感染的部位是
A、中枢神经系统
B、胃肠道
C、泌尿道
D、呼吸道
E、血液
患者女性,70岁,因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入院,给予吸氧、青霉素治疗后,热退、咳嗽减轻。但8天后患者出现腹泻、呕吐、发热。对便标本进行微生物检查,发现大量革兰阳性球菌。该患者腹泻可能由哪种细菌引起A、伤寒沙门菌
B、草绿色链球菌
C、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D、淋病奈瑟菌
E、霍乱弧菌
该菌的鉴定主要依赖于A、血清凝集试验
B、血浆凝固酶试验
C、杆菌肽试验
D、氧化发酵试验
E、胆汁七叶苷试验
针对该种病原菌,叙述正确的是A、在血琼脂平板上产生α溶血
B、镜检为革兰阳性球菌,成链状排列
C、触酶试验阴性
D、可能因使用抗菌药物后的菌群失调导致腹泻
E、可以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进行治疗
问题 2 答案:B
问题 3 答案:D
绝大多数蛋白质抗原属
A、TI抗原
B、半抗原
C、TD抗原
D、既不是TI抗原又不是TD抗原
E、超抗原
钙测定的参考方法
A、火焰光度法
B、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C、邻甲酚酞络合酮法
D、高锰酸钾滴定
E、EDTA络合滴定法
关于颗粒管型,错误的叙述是
A、颗粒来自变性的细胞分解
B、颗粒来自血浆蛋白
C、细颗粒管型由粗颗粒管型降解而来
D、细颗粒管型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早期
E、粗颗粒管型多见于病情较重者
医学检验(士)试题9章 第5章
用于诊断蛲虫病
A.肛门拭子法
B.浮聚法
C.碘液染色法
D.直接涂片法
E.环卵沉淀试验
肛门拭子法包括棉签拭子法和透明胶纸法,用于诊断蛲虫病和带绦虫病。
导致血沉加快的技术因素为
A.增加抗凝剂用量导致血液稀释
B.血沉管倾斜放置
C.纤维蛋白厥增多
D.患者红细胞数目增加
E.红细胞直径过大
血沉管应完全直立,若血沉管倾斜3°,沉降率增加30%。
根据钩虫感染度的划分,中度感染患者每克粪便虫卵为 ( )
A、500个
B、1000个
C、1500个
D、2000~11000个
E、>11000个
提取DNA的方法有多种,在用酚,氯仿法中最后可用于沉淀DNA的常用试剂是
A、无水乙醇
B、蛋白酶K
C、SDS裂解液
D、醋酸钠耳
E、水
进入靶细胞发挥作用的甲状腺激素是
A.T3
B.T4
C.T3、T4
D.结合型T3、T4
E.游离型T3、T4
进入靶细胞发挥作用的甲状腺激素是游离型T3、T4。
维生素B12的组成成分是
A.铬
B.钴
C.铜
D.锌
E.硒
血细菌培养发现A群B溶血性链球菌阳性,尿蛋白(++),尿红细胞(++)。初步诊断为链球菌感染后急性肾小球肾炎。对诊断急性肾小球肾炎最有价值的是
A.血清ASO1200IU/ml
B.血清肌酐18mmol/L
C.血清BUN13.8mmol/L
D.血清补体C,水平显著下降
E.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显著增高
急性肾小球肾炎血清补体C,水平显著下降。
医学检验(士)试题9章 第6章
通常排列成栅栏状或"V、Y、Z"等形的细菌是
A、白喉棒状杆菌
B、流感嗜血杆菌
C、军团菌
D、鼠疫耶尔森菌
E、百日咳鲍特菌
尿儿茶酚胺测定常用的防腐剂是
A、甲苯
B、麝香草酚
C、甲醛
D、浓盐酸
E、冰乙酸
基因突变引起的蛋白质结构改变,主要变化在( )
A、四级结构
B、三级结构
C、二级结构
D、一级结构
E、空间螺旋
关于非抗原特异性CIC测定的评价标准,错误的是
A、高度敏感性
B、简便可作常规应用
C、相对特异性能检出各种抗体类型和分子大小的循环免疫复合物
D、重复性好
E、试验前必须对标本进行灭活或特殊处理
英文缩写HCT表示
A、红细胞比容
B、血小板比容
C、平均红细胞体积
D、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E、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
PTH的生理作用是 ( )
A、促进骨钙沉积
B、使血磷浓度升高
C、使血钙浓度升高
D、抑制未分化间质细胞的分化
E、激活细胞内腺苷酸环化酶
下面对道德自律和道德他律的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自律与他律是道德形成的两种方式
B.自律和他律在道德养成中地位相等
C.自律和他律在医德养成中,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D.自律与他律在道德素质形成中相互促进
E.自律是道德形成的内在力量,他律是道德养成的外在手段
医学检验(士)试题9章 第7章
下列对CH50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用于测定总补体
B、本法属于免疫溶血反应
C、补体是待测物质
D、CH50反应中,补体是作为抗原参与反应的
E、免疫溶血反应中,溶血程度与补体活性呈S型曲线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微分化型最突出的特点是
A、全血细胞减少,细胞不能分型
B、常规细胞组化染色阴性
C、骨髓增生低下,无Auer小体
D、多见于老人,起病慢,治疗效果差,生存期短
E、免疫表型有髓系分化抗原而不表达B和T细胞分化抗原
能形成“脐”状菌落的细菌是
A、炭疽芽孢杆菌
B、大肠埃希菌
C、伤寒沙门菌
D、肺炎链球菌
E、破伤风梭菌
导致骨髓病性贫血的疾病是
A.肾病
B.肝病
C.骨髓瘤
D.感染性疾病
E.内分泌疾病
一般把由白血病、骨髓瘤、癌转移及骨髓纤维化等疾病引起的贫血称之为骨髓病性贫血。
能够通过胎盘引起新生儿溶血病的抗体类型是A:IgA
A.IgM
B.IgG
C.IgD
D.IgE
C。新生儿溶血病(HDN)主要原因为母婴血型不合,孕母体内IgG类血型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作用于胎儿红细胞,引起新生儿溶血病。另外也可根据IgG及IgM的特性进行判断,IgG分子量较小16万,IgM分子量较大100万,IgG单体易通过胎盘是新生儿溶血病的主要抗体。
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采用什么物质标记抗体(抗原)
A.三联吡啶钌
B.碱性磷酸酶
C.三丙胺
D.鲁米诺
E.吖啶酯
关于玻片凝集试验,说法正确的是
A、只能检测抗原
B、只能检测抗体
C、可用于检测标本中菌种的诊断
D、不能用于ABO血型鉴定
E、为半定量试验
医学检验(士)试题9章 第8章
间日疟原虫患者的确诊靠血液检查,采血时间最好在
A、病人发热时
B、发冷时
C、出汗时
D、发作后数小时到10余小时
E、任何时间
关于60岁以上老年人癫痫的脑电图特点,错误的是( )。
A、以非特异性慢波增多为主
B、以高波幅的δ慢波增多为主,而θ波增多常不明显
C、痫样放电检出率常比其他人群低
D、过度换气试验常无反应
E、在多数情况下无特异的病因学提示
下列哪项检查属于内源凝血途径过筛试验
A.PT
B.TT
C.APTT
D.Fg
E.PLT
88.C。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是在体外模拟体内内源性凝血的全部条件,测定血浆凝固所需的时间,用以反映内源性凝血因子是否异常,是筛检止凝血功能最基本的常用试验之一。
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发作时先行治疗应选用的是
A、静脉注射西地兰
B、静脉注射利多卡因
C、给予升压药
D、刺激迷走神经方法
E、胆碱酯酶抑制剂
林女士,34岁,因患乳腺癌而接受了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常有自卑感,不愿见人,不与人交流,护士应特别注意满足患者的哪一方面需要,
A.生理的需要
B.自我实现的需要
C.安全的需要
D.爱与归属的需要
E.尊重的需要
解析:患者接受乳腺癌根治术后常有自卑感,不愿见人,表明患者的自尊受到了损伤,对自我认识降低。根据Maslow的基本需要层次论的内容可以判断,患者有关尊重的需要未被满足,因此护理人员要特别注意满足患者此方面的需求。
流式细胞仪测定的标本,不论是外周血细胞,还是培养细胞,首先要保证是
A、单倍体细胞悬液
B、双倍体细胞悬液
C、红细胞悬液
D、白细胞悬液
E、单细胞悬液
在志贺菌中,其中一个血清群的菌落有光滑型和粗糙型两种,诊断血清中同时含有I相和Ⅱ相抗血清,这个血清群是( )。
A、A群
B、B群
C、C群
D、D群
E、以上都不对
医学检验(士)试题9章 第9章
杀肿瘤作用的是
A.IL-1
B.EPO
C.IFN-Γ
D.GM-CSF
E.TNF
干扰素具有抗病毒活性;GM-CSF全称是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可以作用于造血干细胞促进其分化增殖;EPO为红细胞生成素;TNF称肿瘤坏死因子。
关于X连锁淋巴组织增生病,不正确的是
A、该病又称为Duncan病
B、Xq26-q27存在基因缺陷
C、EB病毒感染是XLP潜在诱因
D、可出现单核细胞增多症
E、血中免疫球蛋白IgA浓度缺乏
葡萄糖氧化酶电极的组成包括
A、钯电极、葡萄糖氧化酶以及固定保护层
B、顶层、亲水层、粘附层、酶层、绝缘层、碳层、塑料支撑层等
C、印刷电极、葡萄糖氧化酶、碳层、电极底片、吸水材料等
D、密码牌、印刷电极、电极底片、葡萄糖氧化酶以及固定保护层等
E、葡萄糖氧化酶、密码牌、印刷电极、电极底片等
测定细菌DNA中G+Cmo1%含量可作为
A、判断细菌致病力强弱的依据之一
B、细菌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
C、区分死菌和活菌的重要依据之一
D、判断细菌对热抵抗力强弱的依据之一
E、判断细菌繁殖速度的依据之一
健康男婴,年龄3个月,来门诊接受预防接种,他应当接种的是
A.脊髓灰质炎第一次
B.乙肝第二次
C.卡介苗
D.百白破第一次
E.麻疹第一次
解析:计划免疫初种时间为:出生时接种卡介苗、乙肝第一次;1个月接种乙肝第二次;2个月接种脊髓灰质炎第一次;3个月接种的是脊髓灰质炎第二次、百白破第一次。4个月接种脊髓灰质炎第三次、百白破第二次;5个月接种百白破第三次;6个月接种乙肝第三次;8个月以上接种麻疹;1岁以上接种乙脑疫苗。
血浆渗透压量正常人约为
A、280~300mmol/(mOsm/kg)
B、290~310mmol/(mOsm/kg)
C、270~290mmol/(mOsm/kg)
D、260~280mmol/(mOsm/kg)
E、250~270mmol/(mOsm/kg)
骨形成标志物是 ( )
A、骨钙素
B、胶原交联
C、前胶原肽
D、骨性碱性磷酸酶
E、耐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上一篇:21年医学检验(士)试题7辑
下一篇:医学检验(士)考试题库精选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