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病理学技术(中级)考试历年真题精选9篇

21年病理学技术(中级)考试历年真题精选9篇 第1篇
当尿路阻塞时,尿液在肾盂中潴留,引起肾体积增大,肾实质变薄,称为:
A.变性
B.肥大
C.萎缩
D.增生
E.化生
单纯癌是指
A.癌细胞形态单一
B.对机体危害较小
C.低分化腺癌,癌细胞不构成腺体结构
D.只局限在原发部位,没有发生转移
E.只有一种肿瘤实质成分
下列哪种肿瘤的形状,癌的可能性大?
A.息肉状
B.囊状
C.分叶状
D.绒毛状
E.火山口状溃疡
21年病理学技术(中级)考试历年真题精选9篇 第2篇
脂肪心和虎斑心的区别在于:
A.脂肪的质不同
B.脂肪的量不同
C.脂肪存在的部位不同
D.脂肪的质和量均不同
E.以上皆不是
关于肠慢性血吸血病的叙述,下列哪项不符合?
A.肠壁增厚变硬
B.肠腔狭窄,肠梗阻
C.并发结肠粘液癌
D.多发性小息肉
E.粪便中易查见虫卵
颅内原发性肿瘤最常见的是
A.脑膜瘤
B.垂体腺瘤
C.神经鞘瘤
D.胶质瘤
E.血管性肿瘤
21年病理学技术(中级)考试历年真题精选9篇 第3篇
支气管肺炎的临床表现中哪项一般不明显
A.呼吸困难与紫绀
B.咳嗽、咳脓性痰
C.发热
D.肺实变体征
E.湿性啰音
下列哪些癌的发生与亚硝胺类化合物关系密切?
A.食道癌
B.胃癌
C.鼻咽癌
D.白血病
E.肺癌
A.管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
B.支气管壁平滑肌痉挛
C.腔内黏液栓阻塞
D.黏膜水肿、基膜增厚
E.黏膜上皮杯状细胞增多、黏液腺增生
脂肪酸合成需要
A.乙酰乙酸、β-羟丁酸、丙酮
B.乙酰乙酸、丙酮酸、β-羟丁酸
C.乙酰辅酶A、FAD2、NADH
D.CO2、H2O和释出能量
E.乙酰辅酶A、NADPH、CO2
21年病理学技术(中级)考试历年真题精选9篇 第4篇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最常受累的动脉是()
A.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B.右冠状动脉主干;
C.左冠状动脉主干
D.左冠状动脉回旋支
E.右冠状动脉后降支
男,61岁,以四肢瘫痪,失语10天入院,入院当天血压下降,呼吸衰竭,次晨死亡。尸体解剖发现胰腺粘液癌,局部淋巴结转移,胃、小肠、大肠、肝转移。以下哪项可能是该患者的直接死亡原因。
A.恶病质
B.淋巴结粘液癌转移
C.脑广泛性微梗死形成
D.肾多发性梗死
E.肺微循环内血栓形成
关于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一种少见的继发性肺结核
B.多由浸润型肺结核急性空洞经久不愈发展而来
C.空洞多位于肺下叶
D.病变单一,肺组织破坏不明显
E.不影响肺的功能
下列哪一项表述是不正确的
A.肿瘤的异型性是诊断良恶性肿瘤的主要组织学依据
B.肿瘤的异型性是判断恶性肿瘤的恶性程度高低的主要组织学依据
C.细胞异型性是诊断良性肿瘤的主要依据
D.组织结构的异型性是指肿瘤组织在空间排列方式上与其来源组织的差异
E.肿瘤异型性的大小反映了肿瘤组织的成熟程度(分化程度)
确定癌的主要依据是
A.瘤组织不典型性明显
B.浸润性生长
C.老年人
D.有癌巢形成
E.转移多见
能产生抗体,参与体液免疫的炎细胞是
A.巨噬细胞
B.T淋巴细胞
C.中性粒细胞
D.浆细胞
E.嗜酸性粒细胞
21年病理学技术(中级)考试历年真题精选9篇 第5篇
A.系膜细胞显著增生
B.球囊壁层上皮细胞显著增生形成新月体
C.基底膜弥漫性显著增厚
D.肾小球大量纤维化、玻璃样变
E.基底膜外侧有驼峰状免疫复合物沉积
高血压病脑出血最常发生的部位是
A.枕叶
B.基底节
C.桥脑
D.小脑
E.顶叶
A.股动脉枪击音
B.X线示心脏增大
C.主动脉瓣区收缩期杂音
D.水冲脉
E.脉压差增大
A.静脉血流缓慢
B.静脉表浅,易受压
C.静脉内血液粘性有所增加
D.静脉瓣内易形成涡流
E.静脉不随心脏冲动而舒张,血流可出现短暂的停滞
A.α1-抗胰蛋白酶缺失
B.小气道不完全阻塞
C.炎症实化灶附近功能代偿
D.肺泡中性粒细胞浸润
E.周围肺组织纤维化牵拉
21年病理学技术(中级)考试历年真题精选9篇 第6篇
下列哪项是诊断恶性瘤的主要依据?
A.多核
B.巨核
C.有病理性核分裂
D.核大
E.有核分裂
A.细胞内酸中毒
B.重吸收蛋白质过多
C.细胞凋亡
D.细胞内角蛋白的聚集
E.胞质不均匀浓缩
下列哪项是恶性肿瘤?
A.血管瘤
B.尤文瘤
C.脂肪瘤
D.纤维瘤
E.淋巴管瘤
A.脂肪肉瘤
B.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C.子宫平滑肌瘤
D.骨瘤
E.神经鞘瘤
阿米巴病的病变可累及
A.肝脏
B.结肠
C.肺脏
D.脑
E.皮肤
下列哪一项表述是不正确的
A.肿瘤生长过程中能保留那些需要生长因子较少的亚克隆
B.肿瘤生长过程中能保留那些具有较高抗原性的亚克隆
C.肿瘤生长过程中能保留那些对抗癌药敏感性较低的亚克隆
D.肿瘤生长过程中能保留那些侵袭能力较强的亚克隆
E.肿瘤生长过程中能保留那些具有较低抗原性的亚克隆
21年病理学技术(中级)考试历年真题精选9篇 第7篇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最常受累的动脉是()
A.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B.右冠状动脉主干;
C.左冠状动脉主干
D.左冠状动脉回旋支
E.右冠状动脉后降支
淋巴结癌转移的诊断依据是
A.淋巴结肿大
B.淋巴结质地变硬
C.淋巴结疼痛
D.淋巴结粘连明显
E.淋巴结内出现成团异型细胞
磷酸氢二钠(Na2HPO2),各元素的分子量分别是Na=23,H=1.008,P=31,O=16,计算Na2HPO2的克分子量为
A.71.008
B.142.008
C.71.008g
D.142.008g
E.71.008%
良性瘤的异型性主要表现在
A.瘤组织中出现病理性核分裂
B.瘤组织结构的极性消失
C.瘤细胞核的多形性
D.瘤细胞的核浆比值增大
E.瘤细胞的多形性
在甲状腺癌中,以哪种类型的发病最多、恶性度最低、五年生存率最高?
A.滤泡状癌
B.乳头状癌
C.髓样癌
D.未分化癌
E.嗜酸细胞癌
21年病理学技术(中级)考试历年真题精选9篇 第8篇
酮体包括
A.乙酰乙酸、β-羟丁酸、丙酮
B.乙酰乙酸、丙酮酸、β-羟丁酸
C.乙酰辅酶A、FAD2、NADH
D.CO2、H2O和释出能量
E.乙酰辅酶A、NADPH、CO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时,最常受累的动脉分支是
A.右冠状动脉主干
B.左冠状动脉主干
C.右冠状动脉后降支
D.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E.左冠状动脉回旋支
A.子宫颈癌
B.主动脉瘤
C.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D.肺结核
E.食管静脉曲张出血
21年病理学技术(中级)考试历年真题精选9篇 第9篇
局部组织细胞代谢停止,功能丧失是
A.变质
B.变性
C.坏死
D.死亡
E.萎缩
A.湿性坏疽
B.液化性坏死
C.贫血性梗死
D.嗜酸性坏死
E.凝固性坏死
急性炎症与慢性炎症有何不同?
下列哪项不属于变质性炎症
A.病毒性肝炎
B.中毒性心肌炎
C.流行性乙型脑炎
D.蜂窝织性阑尾炎
E.阿米巴肝脓肿
(1)凝固性坏死:蛋白质变性凝固且溶酶体水解作用较弱时,坏死区呈灰黄、干燥、质实状态,镜下组织轮廓尚存,细胞微细结构消失,常见于心、脾、肝、肾等器官。干酪样坏死是更加彻底的特殊的凝固性坏死,是结核病的病变特征,肉眼观可见灰黄细腻、干酪样病灶,镜下呈无结构颗粒状红染物。
(2)液化性坏死:凝固性蛋白质少,酶作用强,组织富含水分和磷脂,则细胞组织坏死后易出现溶解液化。见于脑、胰腺、脂肪。
(3)纤维素样坏死:小血管壁和结缔组织常见的坏死形式。见于某些变态反应性疾病以及急进性高血压、胃溃疡部小血管。
(4)坏疽:坏死组织继发腐败菌感染
1)干性:常见于静脉回流通畅但动脉阻塞的四肢末端,腐败变化轻,干燥色黑,边界清
2)湿性:常见于与外界相通的内脏,腐败变化重,湿润色黑,边界不清
3)气性:属于湿性坏疽,合并厌氧菌感染,产生大量气体,见于深达肌肉的开放性创伤。
结局:
(1)溶解吸收来自坏死组织本身和中性粒细胞的溶蛋白酶将坏死物质进一步分解液化,尔后由淋巴管或血管加以吸收,不能吸收的碎片由巨噬细胞吞噬消化。
(2)分离排出较大的坏死灶周围发生炎症反应,白细胞释放溶蛋白酶,溶解吸收加速,使坏死灶与健康组织分离。在皮肤,粘膜可形成溃疡,在肾、肺内脏可形成空洞。
(3)机化由新生的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组成的肉芽组织取代坏死组织,最终形成纤维瘢痕。
(4)包裹钙化坏死灶较大,或坏死物质难以溶解吸收,或不能完全机化,则由周围新生结缔组织加以包裹,其中的坏死物有时可发生钙化。
A.两肺上叶
B.肺门淋巴结
C.两肺下叶
D.胸膜面
E.右肺中叶
